医院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伴随着救护车的嘶鸣、急促的脚步、匆匆滑过的担架车……这里是危急重症急救的重要场所,是医患一起与死神交战的前线,这里便是急诊人守护生命的战场,因为他们的责任和担当,才换来的生命熠熠生辉。
“快,病人呼吸困难、气短、胸痛,准备抢救设备......”急救车刚停下便听到随车医生焦急的声音,同时急诊护士已经开始了心电监护,医生一边听患者家属叙述病情,一边开始了体格检查。随即立即抢救,并下达口头医嘱:升压、强心、完善相关检查,经过抢救,这位患者恢复了心跳,转到住院部继续进行救治。
在急诊科,同样的过程,不同的人物,不同的情节,每天都在上演,这就是急诊人的日常。
急诊科吴晓东主任说:“急诊科的工作杂、广、急,每天面对不同的患者、涉及不同的病种,又都是一些急危重症,这里,每天要面对着生与死的考验。但是,中美医院急诊人拼着命,与时间赛跑,在苦累中,把握着生命的脉动,在病患家属的期待和焦虑中,为患者撑起生的希望。”
急诊医学科是一个没有节假日也没有白天黑夜之分的科室,他们每天都脚不沾地的工作,甚至工作场所在医院之外。在疫情来临时,急诊成为医院“外防输入、内防扩散”的重要防线,发热患者的转运、隔离密接患者的转运、甚至新冠肺炎病人的转运,都是急诊医护的工作,他们无人退缩,24小时出车最多达44趟,规范的防护、严格的消毒,他们是防止病毒传播的守护者。随着新冠疫苗的陆续接种,急诊在完成急诊急救任务的同时,又担负起疫苗接种点的医疗保障任务和核酸采样工作,在三河市政府的要求和院领导指挥下,开展24小时核酸应检尽检工作,急诊科又承接的核酸采样工作,急诊科医护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完成采样工作,从无怨言,白天采夜间采,为守卫首都的东大门,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,作为三河市“抗疫”的排头兵,在吴晓东主任和韩勤飞护士长带领下的急诊人紧绷神经,不知疲倦,不退缩,主动承担,守护生命,永不停歇!
周晓静,家住固安,是科里住的最远的,却每天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岗,因为早到一会儿便能更充足的准备,就能离生命更近一些;
霍书娟,孩子刚满月就主动要求回岗,她说:大家都忙的脚不沾地,我要回来分担一些;郑亚莉,放弃陪伴80多岁的母亲,无论何时,只要一个电话总能第一时间赶回科里;姚世琦,作为三河市急救导师,在急救工作之余,还担负着急诊急救工作的培训,只要需要总是随叫随到;王婉婷、王俊杰......还有科里的其他医生和护士,都是连轴转,日夜转,急救人员经常来不及吃饭,但是,从没有一个人抱怨,始终奋战在岗,用他们娴熟的急救技术、冷静的头脑、有条不紊的配合,争分夺秒,留住了一个又一个濒危的生命,保障了一次又一次“抗疫”行动。急诊人的辛苦不只是急诊人知道。虽然忙碌,虽然辛苦,但院领导的关心却像潺潺的溪水温暖滋润着滋润着大家的心田。
每一次按压都承载着心的跳动;每一次奔跑都在争分夺秒;每一次抢救都在拼尽全力!在一场场生命和时间的赛跑中,一次次在生命边缘的力挽狂澜,这就是坚守“医”线不停歇的急诊人,在守护生命的路上,他们都是战士,也是大无畏的勇士!